春季,是肝火最旺盛的季节,在生活中,当一个人经常发脾气时,常常说这个人“肝火太盛”,如果你注意观察,一个人一旦发怒,那真是“脸红脖子粗”,这是因为“肝在志为怒”,从而在我们的身体里引起一系列的变化。
提起这肝火二字,很多朋友都耳熟能详了,并且都会联想到“生气”这件事情。没错,生活中一有人容易动怒,我们就说他肝火太大。
首先,要纠正大家一个误区,这就是肝火旺,绝不仅仅是爱生气这么简单。
我们知道,肝火旺,很大程度上源于肝气不疏。这就是气郁才能化火。
那么,肝经的气血怎么走呢?
大家不妨看看足厥阴肝经的循行图。你会发现什么?这肝经所涉及的范围,实在太广泛了。它绕阴器、抵小腹、夹胃脘、属肝络胆,同时又分布胁肋。既然肝经所涉及的范围这么大,难道说,肝气郁而化火只能表现为生气吗?
当然不会了。我们可以说,爱生气,只是肝火旺的表现之一,甚至可以说成是“初级表现”。更深更典型的表现,应该是如下这些——
中医有“肝主目”的说法,故肝火旺盛通常会表现在眼睛中,比如:视物模糊、眼部分泌物多、眼红、眼干、耳鸣等等。
肝火旺的症状除了在眼睛里看出,还表现为头晕、易暴怒、口干舌燥、头痛、面目红赤、口苦、口臭、头晕、眼干、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舌苔增厚等等等。
肝火过于旺盛还可能出现呕心的现象,综上所述,肝火旺盛不可以忽视!
这组症候,在现代医学的许多疾病身上,都会体现出来。你看吧,胃炎胃痛的人,是不是在生气的时候容易发作?你再看他(他)的舌头,发红苔黄,脉象弦数,好,这就是肝郁化火所致。
再比如说,胆囊炎患者,一旦疼起来,十有八九舌红苔黄,平时爱生气,脾气急躁。这不用多说,乃是肝郁化火。
又比如说,痛经患者,往往情绪急躁、压力大、一疼起来就痛不欲生。你看看舌头,舌红苔黄。这不用多看,十有八九是肝郁化火。
此外,肝本身还有藏血和调节全身血量的功能,当肝血随怒气上升时,血液就到达头部,严重者引起脑溢血等急病。
除了这些,还有那带状疱疹、反流性食管炎、十二指肠溃疡、盆腔炎等等,如果用中医的角度看,很多患者也都症属肝郁化火。
中医认为,“气为百病之长”一个经常生气而且是常常暴怒的人,就会给身体的脏腑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一个人要身体好,就要先泻肝火,一方面要保持一种好的心情,放平心态生活。另外,还要注意平时采取一些调理肝火旺盛的办法。
1、饮食调理
首先,肝火旺盛的话,可以吃一些降肝火的食物,比如绿豆、苦瓜等蔬菜水果,这些食物对于我们疏肝、养肝、平肝有很好的效果。
其次就是不能吃的一些食物,主要包括:尽量避免食用辣椒、酒精、浓咖啡等辛辣刺激的食物,然后像油炸、烧烤、煎炸类等容易上火的食物也尽量避免。此外还有一些甘热性食物,比如荔枝、桂圆、羊肉、橘子等,在这期间也要尽量避免。
2、起居调理
尽量避免熬夜,尤其是长期熬夜,这样对肝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很容易引起肝火旺盛等问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自己要时刻督促自己,早睡早起,每天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3、运动调理
适当的进行一些减压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练瑜伽、打太极、打羽毛球等,对保护我们的肝也是有帮助的,可以帮助我们去火。
4、情绪调理
人如果长期处于一个比较烦躁、压抑、焦虑的状态,也会导致人出现肝火旺盛等甚至更为严重的问题。遇到不顺心事情,要冷静处理,学会情绪管理,如果实在是压抑,可以通过一些合适的方法进行发泄。
5、中药材调理
像夏枯草、龙胆草、桑叶、菊花或金银花、绵茵陈、白芍等煎汤或代茶饮的话,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的改善肝火旺盛的情况。
此外,也可以用麦冬、百合、银耳、莲子等进行熬粥或煲汤,对缓解肝火旺盛也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