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题导航
课题导航

课题导航

刍议新课标下化学实验教学
发布时间:2024-08-23 14:40
摘  要:高中化学新课标对化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化学的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教学是学生探究学习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新课改的有效途径。当前化学实验教学正面临着更新教学理念和实现现代实验教学手段以及增加实验自主探究性等多重任务功能,其重要性已越来越被广大化学教师所共识。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化学实验教学 、实验探究、实验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能够创设一个巧妙的促进思维发展的情景,使学生在观察实验中获得感性知识,在分析研究实验过程中从生动的直观现象到抽象的思维能力,实验在整个化学课堂教学中有着其他手段不可代替的作用。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实施新课标的活动中,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不仅要研究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更要亲身参与了新课标下化学实验教学。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感触也颇多。以下几点就是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1、重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窗口。生动形象、剧烈奇幻的实验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我们不但要做好演示实验,还要为学生创造更多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条件。在课堂演示实验中注重师生、生生互动。当教师提出演示实验由个别学生到讲台完成时,学生都跃跃欲试,都想亲自动手参与实验,形成一种“动”的气氛。在学生代表“登台表演”的同时,台下的学生进行评判和纠正错误,讨论观察到的现象和操作方法,这样由台上局部“动”,牵引台下整体“动”,形成一种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这时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适时抓住时机,讲实验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通过学生对实验的亲自参与和教师的讲解,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培养了学生在实验中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当然,参与课堂演示实验的学生毕竟只有一小部分,因此还应重视学生的分组实验课。如果说学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生动有趣,那么,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就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了高中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即过去的“双基”;“过程与方法”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人文关怀的体现。所以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在知识、学法、人文等方面得到发展。”高中化学课程由2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组成,其中“化学实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有别于以往教材的处理,突出其重要的地位。
2、充分运用化学实验: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科学,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兴趣的源泉。实验许多卓越的化学教师都一致认为,只有化学实验才能反映化学学科的特点,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新教材中更加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提出了许多有趣的并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实验和科技活动内容,力求培养学生具有学习和探究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世界是充满神奇与奥秘的,化学实验又是富有情趣魅力的。通过化学实验,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对现象的探究精神。点燃镁带、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银白色镁带变成了白色粉末。氢氧化钠的溶液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逐滴加入盐酸,红色渐浅至消失。铝热反应,喷泉实验这些神奇变换的现象,无不把学生吸引,从而由好奇心,引起学生兴趣,为把实验中激发的暂时兴趣转为稳定兴趣,有时候要注意将验证实验改为发现式实验,引导学生从“看热闹”到“看门道”。教师要认真做好一个演示实验,上好每一次学生实验课,使学生一开始注意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同时,争取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以提高兴趣,培养能力。并努力使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做到步骤简明,现象明显,结果准确,操作规范和安全,防止学生对实验产生害怕心理,降低学习兴趣。.除了课本安排实验外,尽量多安排学生实验,提供给学生较多的动手机会,适应学生好奇心强,爱动手的特点。
从只注重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向培养实验思维能力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并重转变,改变以往为“教”设计实验变为“学”设计实验,使实验更好地配合学生的主动学习,打破以往教师垄断实验方案的设计向教师帮助、指导学生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的转变,这就是所谓的化学实验的探究化.另外,新课标不再硬性划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而是给教师创造性和学生主动性提供空间。从只重视理论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转变,更加重视化学实验与生活,技术的联系,注重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的课内学习转变为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模式,更适应开放式学习的需要,这就是所谓的化学实验的生活化。
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优势,通过化学实验拉近学生与化学的科学间的距离,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实用性和价值性。在实验教材的实验中,象"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农村常用化肥的鉴别"等实验,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我们的生活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同时,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关心我们身边的事物,观察和探究身边的常见现象,从中发现问题、解释问题,不断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新课程对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不高是客观事实。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虽然很多,但实验教学管理的薄弱是一个重要原因。新课程实施后所谓的“质量”已不再是纸笔测试的成绩,而是指学生的整体素质,对于化学实验教学来说,“高质量”就是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这也是新课程的理念。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呢?除了教材改变外,具体我们该怎样做呢?化学课程标准与新教材可以给我们启示:重视实验教学的过程;要有新的化学实验教学安全;要有新的化学实验教学意识。
4.对实验教学的建议
新课标实验教学改革在高中化学课程改革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教师实验教学的观念、态度、投入程度和改革力度都将直接影响整个新教材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广大的化学教师要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认真、细致地学习研究新课标,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强化责任意识和使命感;督促学校按新课标实验内容的要求备足仪器、装置、试剂和用品;教师要认真对待每一个演示实验,启发引导学生关注实验过程,而非只是实验结果;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分解实验过程,放大实验效果,增强可视程度;突出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实验的探索性,增设边讲边做实验,多采用探究法教学;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实验设计、评价能力;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督促学生完成家庭实验,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帮助;加强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评价和训练,及时强化或纠正学生的认识,巩固实验教学效果。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对实验教学的理念必须更新,这是一次挑战,让我们有所准备,勇于接受挑战!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