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题交流
课题交流

课题交流

我国缺水省份如何发展渔业——以内蒙古为例
发布时间:2024-08-23 14:29

摘要:近年来我国渔业飞速发展,成绩喜人。但就地域而言我国渔业发展很不平衡:沿海省份和拥有大水域的内地省份在渔业发展中占了极大比重,而缺水省份由于自然禀赋限制,渔业发展落后。本文将以内蒙古为例,比较分析我国缺水省份的渔业发展现状,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缺水省份,渔业,内蒙古

  一,引言

  我国水资源总量排世界第8位,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排世界第88位,属于缺水国家。此外,由于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目前有16个省(市,区)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1000立方米),更有6个省(区)低于极度缺水线(500立方米)。上述地区缺乏优越的自然条件,且经济相对落后,使得其渔业发展十分缓慢。

  内蒙古水资源总量为545.9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水资源的1.9%,其中可利用量只有全区水资源的一半多,处于严重缺水边缘。内蒙古对其他缺水省份的自然优势在于湖泊众多,污染较少,环境优美,特色突出,渔业发展具有不小的上升空间。可以说,内蒙古既有缺水省份的代表性,又具渔业发展的特殊性。

  二,缺水省份渔业发展现状

  缺水省份受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的限制,无法发展海洋渔业,内陆渔业的发展也非常有限,渔业发展总体水平和其它地区有很大差距。以下各表,从产量,结构,加工,产值,收入,贸易等各方面展现了内蒙古的渔业发展现状(其中所列其它粗体字数据为相应的全国最高)[*]。

  内陆捕捞水产品产量

  表1 2008年淡水捕捞产量

  总产量

  鱼类

  甲壳类

  贝类

  其他

  全国

  2256416

  1574051

  347074

  298518

  35440

  内蒙古

  27929

  27035

  712

  0

  182

  湖北

  302637

  231026

  54159

  14980

  2472

  江苏

  321885

  185349

  81680

  49690

  5166

  安徽

  310113

  196752

  60367

  42091

  10903

  内蒙古内陆水产品捕捞产量还不到发达省份的十分之一,且结构单一,鱼类以外的其他水产品基本空缺。这一方面说明内蒙古境内水域中的渔业资源并不丰富,另一方面说明内蒙古的捕捞投入或技术水平比较落后。

  内陆养殖产量

  表2-1 2008年内陆养殖产量(吨)(按品种)

  总产量

  鱼类

  甲壳类

  贝类

  藻类

  观赏鱼

  其他

  全国

  20724977

  18369242

  1771502

  232632

  6232

  329330

  345369

  内蒙古

  70283

  68933

  575

  0

  768

  58

  7

  江苏

  2675617

  1995471

  609789

  42456

  365

  18309

  27536

  广东

  2911143

  2590104

  244337

  20578

  5

  13027

  56119

  安徽

  1412736

  1158187

  186240

  45538

  0

  1071

  22771

  浙江

  730937

  485941

  123659

  8753

  17

  12805

  112567

  辽宁

  577791

  541405

  32106

  13

  0

  121724

  4267

  江西

  1662508

  1529670

  60142

  37101

  2713

  20

  32882

  内蒙古内陆水产品养殖产量仅为发达省份的四十分之一,且仍以鱼类占绝大多数,结构极其单一。内蒙古养殖投入非常有限。有数据表明,2008年末内蒙古拥有的用于养殖的渔船仅有65艘,而江苏达到了36709艘,同是内地省份的江西也有10258艘。

  表2-2 2008年内陆养殖产量(吨)(按水域)

  总产量

  池塘

  湖泊

  水库

  河沟

  稻田

  其他

  全国

  20724977

  14594472

  1456226

  2415397

  558668

  1169968

  530246

  内蒙古

  70283

  43187

  12753

  13345

  656

  342

  0

  江苏

  2675617

  1901360

  285769

  76387

  116184

  230892

  65025

  江西

  1662508

  1021357

  174195

  310823

  58405

  64822

  32906

  安徽

  1412736

  768154

  337322

  136426

  70821

  70970

  29043

  广东

  2911143

  2676525

  15087

  160980

  13672

  3647

  41232

  从养殖水域结构上看,内蒙古淡水养殖主要集中在池塘,此外湖泊和水库也占一定比例。

  表2-3 2008年内陆养殖量(吨)(按养殖方式)

  围栏

  网箱

  工厂化

  全国

  510761

  883823

  133680

  内蒙古

  601

  846

  808

  浙江

  24733

  10659

  60832

  安徽

  210985

  77377

  2518

  山东

  11259

  157493

  7661

  三种养殖方式在内蒙古淡水养殖中所占比重均微乎其微,说明内蒙古淡水养殖方式仍然比较原始。

  养殖面积与单产

  表3-1 2008年养殖面积(公顷)

  总面积

  池塘

  湖泊

  水库

  河沟

  稻田

  其他

  全国

  4971023

  2144715

  961335

  1549612

  202183

  1477501

  113178

  内蒙古

  100188

  14663

  43921

  38908

  2696

  1541

  0

  江苏

  543381

  346482

  123920

  33580

  27630

  158339

  11769

  安徽

  475212

  151122

  208471

  72950

  34640

  46343

  8029

  江西

  365874

  129116

  81898

  137046

  14113

  77318

  3701

  浙江

  212016

  69116

  6491

  92486

  39265

  80920

  4658

  四川

169403

  93590

  4100

  59466

  12199

  316534

  48

  辽宁

  154416

  40978

  0

  88187

  1375

  76671

  23876

  内蒙古养殖面积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劣势,这是自然禀赋本身决定的,也是养殖产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表3-2 2008年养殖单产(千克/公顷)

  池塘

  湖泊

  水库

  河沟

  稻田

  其他

  全国

  6805

  1515

  1559

  2763

  792

  4685

  内蒙古

  2945

  290

  343

  243

  222

  0

  海南

  12127

  21511

  4853

  41000

  0

  36006

  浙江

  4927

  1248

  755

  1748

  2537

  8284

  河南

  5569

  3003

  998

  2265

  1500

  282923

  内蒙古养殖单产离全国平均水平尚有一段距离,与发达省份相比更是相距甚远。单产低是养殖产量不高的另一原因。

  淡水苗种

  表4 2008年淡水苗种

  淡水鱼苗(亿尾)

  淡水鱼种(吨)

  投放鱼种(吨)

  全国

  6873.01

  2723703

  3021397

  内蒙古

  6.33

  9533

  9648

  湖北

  643

  661575

  657238

  广东

  3967

  274050

  217006

  蟹、鳖、龟、鳗类,内蒙古均为0

  内蒙古苗种水平与发达省份相比数量极少且结构单一,这是养殖产量低的第三个原因。

  水产品加工

  表5 2008年水产品加工

  加工企业数(个)

  加工能力(吨/年)

  冷库数(座)

  淡水加工品总量(吨)

  用于加工的淡水产品量(吨)

  全国

  9971

  21974753

  7439

  2008122

  3233437

  内蒙古

  24

  4955

  33

  4965

  7300

  浙江

  2641

  2265703

  1337

  124705

  126780

  山东

  1872

  6548292

  1784

  127643

  51625

  湖北

  205

  753000

  96

  447620

  798709

  由于捕捞和养殖水平都不高,内蒙古的水产品加工水平也比较落后。

  经济产值

  表6 2008年渔业经济总产值(万元)

  总计

  渔业产值

  渔业工业与建筑业

  渔业流通和服务业

  小计

  淡水捕捞

  淡水养殖

  水产苗种

  小计

  水产品加工

  小计

  水产流通

  休闲渔业

  全国

  103975019

  55206411

  2987874

  25659259

  2996770

  25614418

  19713704

  23154189

  18620899

  1744831

  内蒙古

  147586

  117788

  26723

  82723

  8342

  8592

  8521

  21206

  9934

  9116

  山东

  18946289

  7343426

  119511

  1335357

  484658

  6832315

  5548396

  4770548

  3181090

  313426

  江苏

  10607368

  6800031

  544795

  4352057

  142563

  1882692

  1060521

  1924646

  1502085

  371883

  广东

  13016391

  6685913

  96834

  3500020

  160036

  2754643

  1841561

  3575834

  3498933

  19992

  渔业产量不高导致了渔业产值不高,进而导致了相应二三产业的产值也较低,从而使内蒙古渔业经济总产值全面落后。

  渔民收入

  表7 2008年渔民收入

  渔业人口(人)

  渔业纯收入(万元)

  人均纯收入(元/人)

  全国

  21115361

  11816698

  7575

  内蒙古

  35782

  16704

  5985

  北京

  23893

  35269

  22511

  广东

  2752729

  2200000

  8891

  内蒙古渔民收入低于广东,是因为渔业人口和产量、相关产业发展、产值等因素的综合原因;而内蒙古渔民收入低于北京(尤其是人均纯收入大大低于北京),则是因为北京拥有更加完善、先进的惠渔政策。

  8.水产品贸易

  表8 2007年水产品贸易(万美元,吨)

  出口

  进口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全国

  974348.177

  3063635

  472172.921

  3463886.195

  内蒙古

  1.878

  13.42

  157.518

  1194.191

  山东

  339864.513

  1074770.287

  209111.626

  1275580.251

  首先数量上的差别是捕捞和养殖产量的差别决定的;其次,山东和全国的进出口均是顺差,而内蒙古则是高比例逆差。这两点都可以看出内蒙古渔业的落后。

  对于内蒙古水产品贸易的高比例逆差,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一是需求方面,随着内蒙古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逐年提高,购买力也逐年增强,再加上人口绝对值的增加,水产品这类档次较高的农产品需求必然会提升。二是供给方面,在内蒙古,优质水域往往与大片草原相连,而内蒙古人民在传统上更习惯于发展牧业而不是渔业,再加上包头,呼和浩特等工业城市的崛起,发展渔业的机会成本越来越大。需求膨胀,供给紧缩,两方面共同导致了内蒙古水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

  从以上各表可以看出,内蒙古渔业与全国发达水平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捕捞、养殖量小,种类不丰富,养殖面积小,单位产量低,水产品加工水平不高,渔业产值和渔民收入均低,水产品贸易存在巨额逆差。而国内发达渔业基本都来自沿海地区(如江苏,山东)或有大水域的内地省份(如湖北,江西),由此推断其他缺水省份的渔业现状也比较落后。事实上,根据中国渔业年鉴,这一推断是正确的。

  四,缺水省份渔业发展对策

  1.保护水域环境,发展可持续渔业

  不管是发达省份还是欠发达省份,水域环境的保护都是渔业发展的头等大事。渔业发达省份的水域污染严重,政府正在花大力气治理;而像内蒙古这样的渔业落后省份,水域还未完全开发,工业排污不多,水质条件和环境资源相对较好。但为了发展可持续渔业,赢得长期收益,保护水域环境也势在必行。

一方面是保护水质。在以预防为主的前提下,保护水质的一个高效的办法是推进“以水养鱼”工程,其主要手段就是调整常规鱼的养殖结构,高投饵向少投饵乃至不投饵调整[1]。具体来说就是要控制以草鳊鱼为主的高投饵型养殖数量,大力推进以鳜鱼、河蟹为主的低投饵型以及以鲢鳙鱼为主的不投饵型养殖方式。这样既减少了人工饲料残渣对水环境的污染,又能使滤食性的鲢鳙鱼清除水中腐蚀残留物,改善水质。

  保护水域环境的另一方面在于节水。城镇建设,农业灌溉,连续干旱都是制约养殖用水的因素。要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效提高水域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大力发展节水渔业。主要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提高单位水体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二是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2]。

  2.提高养殖效率,优化产品结构

  以内蒙古为代表的缺水省份的渔业,在养殖面积、捕捞产量等方面与渔业发达省份相差甚远,要想提高产量产值只有提高养殖效率,优化产品结构。

  提高效率的唯一办法就是增加科技投入。缺水省份渔业要实现质的飞跃,必须对水产科技进行储备开发,改变“人放天养”的养殖模式,在强化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及发展高效渔业上寻求突破[3]。具体包括:加强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建立起能够适应新时期渔业发展的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拓宽经费渠道,强化技术服务;引进和推广本地渔业生产急需、增产潜力大、见效快、覆盖面广的优良品种,并予以推广,使一个品种带动一方产业,搞活一方经济;引进和开发养殖新技术,选择适合本地发展的养殖方式,开展生态养鱼、稻田养鱼等高效渔业开发模式,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新产品的科技含量,从而占领市场制高点[3]。

  优化结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多养殖适合本地自然条件的品种。比如,在内蒙古的阿拉善高原、鄂尔多斯高原、阴山北麓和察哈尔丘陵地区分布着七万多公顷盐碱水域,非常适合卤虫、盐藻及其他耐盐水生生物生长,另外还可引入辽河蟹、俄罗斯鲤鱼等耐低温,耐盐碱品种.增加经济鱼类的品种和产量。二是合理多养殖经济价值高的品种,如大银鱼,河蟹等。

  3. 发展特色渔业,增加渔民收入

  缺水省份虽然水域面积不大,但拥有其他方面的资源优势。只要合理挖掘利用,发展地方特色渔业,仍可以使渔民增收。

  内蒙古地区由于人口较少,且相当一部分为牧民,工业相对落后,很多湖泊没有受到工业污染,水质极好。比如呼伦湖,全部依靠天然饵料增殖。经济鱼类市场前景好,价格高。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居民对食物的要求不再是简单的吃饱,而是转向了纯天然无污染的健康食品。当地应该仅仅抓住“天然”这一特点,转特点为卖点,加强营销,开拓广大市场。

  休闲渔业是内蒙古特色渔业发展的另一大形式。内蒙古草原广袤,湖泊清澈,风景优美,适宜旅游,为发展休闲渔业提供了很好的物质条件。在经济发达,消费较高的地区,大力发展垂钓业,建设高档次垂钓场,增加优质垂钓品种,提高多样化服务;在城郊地区,传播渔业文化,开发农家乐一日游等渔业观光项目;发展观赏鱼养殖,建设观赏鱼养殖基地,开发引进新品种,建设观赏鱼批发市场,配套渔具和饲料经营,以促进传统渔业向多样化经营发展[4]。总之,要通过对渔业、资源、人力三大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把渔业和旅游、休闲及渔业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内蒙古的特色水产品是螺旋藻。据统计,内蒙古的螺旋藻产量占全国总量的近三成,鄂尔多斯市还拥有全国最大之一的螺旋藻生产基地。当地应保持螺旋藻养殖的质量,稳步增加产量,创立自己的品牌,进一步巩固在国内市场的地位,争取在国际市场也有一席之地。

  4. 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发展相关产业

  渔业的发展除了捕捞和养殖业本身发展以外,还应从渔业上下游行业入手发展相关的二三产业,形成综合庞大健全的渔业体系。

  渔业的上游行业以饲料加工业为主,应该走饲料加工业带动养殖业发展的产业化经营道路。具体应集资引资,建设专业鱼饲料生产厂,开发多种适合内蒙古地区不同鱼类食用的饲料,为广大渔户服务。水产饲料可以立足于自有原料从而降低成本。

  渔业的下游行业主要是水产品加工业和市场流通业。内蒙古的水产品加工比较落后,今后除了继续发展冷冻、仓储业外,还要在深加工上做文章,创建全国知名水产品品牌。在市场流通发面,各级渔业部门应该推进水产品集散地和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发展规范的渔户经纪人队伍,引导和支持渔民参与市场竞争[4]。各地还应努力培养流通领域的龙头企业。

  另外,各级政府还应进一步出台切实可行的惠渔政策,全面调动渔民积极性,解决水产品供不应求的现状,帮助渔民增收。

  五,结论

  本文以内蒙古为例,通过内蒙古渔业各方面数据与发达渔业省份的比较,找出了内蒙古等缺水省份渔业发展的现状差距,并提出解决对策,即保护水域环境,发展可持续渔业;提高效率,优化结构;发展特色渔业,增加渔民收入;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发展相关产业。只有努力做到以上四点,缺水省份才能发展好自己特有的渔业,才能改变自己渔业落后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