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卫课题
医卫课题

医卫课题

初次无偿献血者的心理护理
发布时间:2024-08-23 11:42
初次无偿献血者能否顺利完成,与献血者的心理活动和采血护士的护理至关密切,护士在实施无偿献血护理过程中,应从注意改善无偿献血者的心理状态,调动无偿献血者的主观能动性,献血者来自不同的年龄、职业、文化及社会背景,对献血的认识、心理反应不同,其中少部分人在献血过程中出现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初次献血者的恐惧心理的产生大部分是因为对献血知识及献血过程不够了解,献血者的恐惧心理不但会影响献血者的情绪,而且会引起献血反应而使采血中断。既影响采血质量又给无偿献血者带来痛苦。因此 ,采血护士应做好对献血者的心理护理,针对不同的个体,进行心理疏导,消除顾虑,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自始至终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运用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综合判断,并通过良好的语言,熟练的技能,认真负责的态度,改善无偿献血者的心理状态,以达到对初次献血者最佳的护理效果。
营造安静、舒适的献血环境。环境是无偿献血者获得生理、心理需要的外部条件。优美的环境使人产生美感和愉悦,摆设花草盆景,张贴宣传画,播放轻松柔美的音乐,营造安静、舒适的献血环境很必要。环境能分散人的注意力,减少初次献血者的焦虑、产生恐惧和不良安全感,因此在操作中切忌高声谈话,动作应轻柔,遵守医疗废物的保护性制度,避免不良的刺激,增强初次献血者的献血信心。
提高采血护士的素质。要有高度的职业道德,真挚的同情心,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扎实的基本功,较强的预知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还应有规范的言行等。将以上方面贯穿到实践中才能反映其整体素质。采血过程中,采血护士娴熟的操作技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对献血者来说是心照不宣的支持和鼓舞,亲切而又耐心地询问,悉心体贴的人文关怀,可使献血者感到我们可信、可敬,从而获得安全感。掌握献血者的心理状态,就必须熟练掌握献血的相关知识,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是减少和预防各种献血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对献血者的心理护理,采血护士不仅要具备常规的工作常识和经验,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多学科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心理护理对于消除献血者心理障碍,降低因紧张诱发的献血不良反应,保证献血者的身心健康,具有明显的效果。
献血反应的心理护理
如果初次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采血护士不要惊慌,除了给予护理技术上的积极处理外,同时做好对献血者的心理护理,做好耐心解释献血反应只是暂时的可以及时得到控制,消除献血者的恐惧和疑虑心理,稳定献血者的情绪,使献血者增加信心,积极配合护士的护理。
献血后的护理
献血后的心理及心理护理当看着自己的血液即将去挽救别人的生命时,使每位患者都能输上安全健康的血液,早日康复,重返工作岗位。所有的献血者都有一种高兴又兴奋的感觉。这时,我们采血护士要及时鼓励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照顾,如给他们一些饮料和小点心,帮助他们穿好衣服,耐心告诉献血后的注意事项并对他们的奉献精神表示感谢,让我们的工作得到他们的肯定,让更多的人支持我们的工作,加入到固定的无偿献血队伍中来。
综上所述,对初次献血者正确的心理护理,是无偿献血活动顺利进行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运用所学的医学知识、护理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服务献血者,为无偿献血事业贡献自己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