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题资讯
课题资讯

课题资讯

浅谈幼儿教师和家长的有效交流沟通
发布时间:2024-08-23 10:13
摘要:幼儿园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幼儿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曾经有人问一位诺贝尔获得者,“在你的受教育生涯中,哪些教育对你最重要?”他回答:“在幼儿园我学到了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在幼儿园我学会了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学会与人分享;学会遇到困难不害怕,要勇敢面对;学会要快乐阳光的生活等”。幼儿园教育对于每个受教育者都是如此的重要,而在任何阶段任何时期,幼儿园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的教育,更需要家庭,社会给予积极的配合与支持。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关键词】幼儿教师家长沟通
幼儿园工作的顺利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配合,需要家长的配合就需要有效的与家长进行沟通。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孩子,做好家长的工作。
一、更新观念,转换角色
过去,囿于传统观念的束缚,我们幼儿园家长工作虽然做了一些努力,但成效并不明显。仔细分析,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家长工作的定位不明确。幼儿园开展家长工作只是喊在口上,写在纸上,很少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召开家长会往往只是把它作为幼儿园工作的点缀,组织不得力,目的不明确、,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没有多大收效。
其次,开展家长工作仍以幼儿园为中心,家长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教师只是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工作,而家长并不十分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幼儿在园的情况,因此很难做到与幼儿园主动配合。
再次,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教师视自己为绝对权威,一厢情愿地要求家长应该怎样做,很少考虑家长的想法与感受。而有的教师则忘记了自己作为家庭教育指导者的角色,迁就家长不科学的教育方式。
上述观念如不彻底转变,不仅会继续制约家长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对幼儿园整体教育工作也会产生负面影响。而转变家长工作的唯一途径,就是用《纲要》的新理念引领我们反思过去的工作,尽快完成角色转换。
第一、真正把家长工作作为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坚决抓好落实。要建立健全幼儿园家长工作制度,每学期制定家长工作计划,学期末将家长工作列入幼儿园评价考核的重要内容,真正使家长工作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
第二、要把家长和教师作为共同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来看待。在共同教育幼儿的问题上,双方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平等合作,真诚沟通,同心同德完成育儿的使命。
第三、在家园沟通问题上,教师要切实树立为家长服务的思想,把家长作为平等的合作伙伴,真心实意做家长的朋友,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切实帮助家长解决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要换位思考,对家长产生的急躁情绪及冲动要冷静思考,学会体谅。只要我们态度诚恳,方法得当,就一定能赢得广大家长的拥护、支持。
二、提升素养,修路搭桥
  为了帮助年轻父母快速提升教养水平,我们举办家长学校,根据园务计划、教学目标、家庭教育中的问题设计不同的专题,开办各类讲座,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在授课过程中留出时间让家长与专家对话交流,让家长带着问题来,再带着问题而归,当然,后一个问题则是家长在思考如何把这些新的观念、新的方法运用到家庭教育实践中去。
  我们在幼儿园网站还专门开辟了一个论坛——“爸爸妈妈加油站”,向父母们介绍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提醒他们注意避免在教育中可能走入的误区,介绍适合年轻父母阅读的文章和图书,父亲节、母亲节来临时还向父母们征集感怀文章。家长们在论坛里通过和教师以及相互之间的互动学到了很多东西,自身素质得到很大提高。
  在实践中我们还发现,生动有趣的亲子活动不仅能使家园关系和谐,而且还能提升家长的教养水平。如亲子活动“家庭运水比赛”、“我为爸爸做饼干”、“一家子亲亲热热做比萨”、“中秋月饼甜又甜”等亲子体验活动,都给家长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大大增近了孩子和爸爸妈妈的情感,提升了家长的教养素质。
二、拓宽渠道,加强沟通
    1、家长会:家长会是幼儿园向家长宣传教育科学知识,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保育工作的有效形式,我园每学期一般召开1-2次家长会,根椐不同情况召集全园或平等班家长会;通过家长会向家长报告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幼儿生活、成长情况,并请家长参加全园或班里组织的重
要活动。
    2、“开放日”活动:幼儿园选取适当的时候选一天为“开放日”请家长来园参观一天或半日园内活动。这是家长走进幼儿园,走进活动室听课,看活动直接参与幼儿园工作的极好时机。可使家长了解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安排和组织情况,观察自己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
    3、家长通讯:家长通讯是通过板报、墙报、家长园地等形式向家长通报直观信息和普及幼儿教育知识,幼儿园每个班门前各设1幅家长园地专栏,每周更换1次内容,向家长介绍本班一周教育活动安排,向幼儿传授知识的内容,幼儿园大门内设一组宣传栏,每周更换1次内容。刊载短文,张贴照片,推荐儿童读物等。
    4、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是由各年龄幼儿家长代表组成,由园长负责召开组织会议。家长委员会的工作内容是协助幼儿园做好工作,起到配合作用、监督作用、桥梁作用、宣传作用、管理作用。
5、网络:如今进入网络时代,通过网络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在网上可发通知,可以就家园双方关注的话题在网上进行沟通等。
四、互相合作,家校共赢
《纲要》里指出:教师是家园合作的发起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强调只有教师具备接纳家长的积极态度,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需要,教师与家长交流沟通的渠道才可能畅通,从而激发他们参与幼儿园教育的兴趣和热情,双方才会建立合作的伙伴关系,才会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齐心合力。对于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我总是以谦逊的态度给予热情的帮助和积极的指导。在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时,我总是尽可能地寓教于乐,让家长在较为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对教育孩子的认识和实作能力。面对孩子在家长面前任性发脾气,不愿捡起摔在地上的玩具时,我会灵活运用孩子具有“泛灵”心理的特性,几句话孩子就会乖乖地送玩具回家。这时家长会无比感慨地说:“还是你们老师有办法,得跟你们好好学几招!”面对家长教孩子数数、计算遇到的困惑,在开放日时,我以游戏形式组织孩子学习数的形成。观摩活动后家长豁然开朗,明白了孩子理解数的实际意义比口头背数重要,理解了教育应尊重孩子的认知特点、发展规律。通过沟通,我们的教育工作得到家长的肯定和赞许的同时,也唤起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他们主动参与我们的教育管理,为我们积极提供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在家长进课堂活动中,有的家长带来笔记本电脑、投影仪,让孩子大开眼界;有的家长带来各种道具和孩子共同游戏,孩子玩得热火朝天。他们大胆创新的意识、认真的态度、奔放热情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思想。肖伯纳说:“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朋友间交流思想,那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